標題:

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﹒

發問:

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﹒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﹒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﹒」呢? 與分享無上法喜呢?圖片參考:http://img858.ph.126.net/rXFAs5DbVvOEC_G4t-Xdow==/670473394525907273.gif《直諫的忠臣魏徵》 唐太宗和魏徵是一對歷史上有名的君臣,他們之間的一些趣聞。魏徵對於太宗的各種諫言,史書中多有記載,這裏只談一些他們之間的小故事。 ... 顯示更多 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﹒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﹒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﹒」呢? 與分享無上法喜呢? 圖片參考:http://img858.ph.126.net/rXFAs5DbVvOEC_G4t-Xdow==/670473394525907273.gif 《直諫的忠臣魏徵》 唐太宗和魏徵是一對歷史上有名的君臣,他們之間的一些趣聞。魏徵對於太宗的各種諫言,史書中多有記載,這裏只談一些他們之間的小故事。 說到他們兩人,就不能不提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“貞觀盛世”。太宗即位時才二十九歲,改年號為“貞觀”,這就是貞觀治世的開始。太宗在政治上,建立了良好的決策和諫諍制度,在人事方面,以選拔賢能之士為本。太宗要求自己是個聖君,同時也要求臣下為賢臣。而最難得的是,君臣雙方對於這個偉大的抱負,都能貫徹始終,而且互相鼓勵,惟恐無法達成。 太宗和羣臣經常在一起討論各種問題,形成共識,所以貫徹的力量非常強大。“貞觀四年”時,整個國家就已經進入“貞觀之治”的盛世了。“貞觀”一朝人才濟濟,名臣如雲,而其中以“諫諍”聞名的就數魏徵了。魏徵輔佐太宗十七年,史書稱他:“有志膽,每犯顏進諫,雖逢帝甚怒,神色不徙,而天子亦為之霽威。”就是形容他對太宗進諫時的模樣,雖然太宗天威震怒,他還是神色堅定,毫無懼色,而太宗也能漸漸的息怒,聆聽諫言。他們兩人,一個從善如流,一個直言敢諫,君臣之間,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的佳話,有許多的事績,一直到今天仍令後人傳誦不已。 魏徵對於太宗,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,只要他認為不恰當的地方,都會馬上提出糾正。太宗非常喜歡打獵,也非常喜歡玩一種叫做“鷂鷹”的鳥。為了這個嗜好,他還特地成立了一個“鷂坊”,派專人飼養著大批的鷂鷹。有一次太宗帶鷂鷹出去玩時,就嘆息著說:“唉!玩鷂鷹的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,總沒個夠!”可見他沉迷之深了。 一天,太宗得到了一隻小鷂鷹,非常喜歡,正放在手上逗著玩兒呢,忽然看見魏徵走過來了,便趕快把小鷂鷹藏入懷中坐好。可是魏徵遠遠的早就看見了,於是就故意把話題拉長,講個沒完。好不容易等魏徵走後,太宗急忙把懷中的小鷹取出,一看,哎呀!小鷹早已悶死了!經過了這件事後,太宗終身都不再玩鷂鷹了! 還有一次,太宗要去終南山打獵,這事兒被魏徵知道後,就跑到宮門口去等候,想要勸阻太宗。可是等了半天,都沒見太宗出來。不得已只好跑到宮裏看看,只見太宗全副獵裝端坐在那裏,可是又不像要出門的樣子。魏徵只好硬著頭皮上前問道:“聽說陛下要去終南山打獵,怎麼還沒去呢?”太宗笑著說:“我本來是要去打獵的啊!但我想你一定會來勸阻我的,所以我決定不去了,你放心的回家吧!”於是魏徵就笑瞇瞇的叩拜出宮去了。 太宗即位以後,勵精圖治。曾多次請魏徵到臥室,商量政事,請教得失。魏徵有見識才略,個性忠直,又碰到 明 君,所以更加知無不言。而太宗也十分信任魏徵,對於他的意見,無不欣然採納。但是這種治國雅量,也是需要反覆磨練,才能成熟的。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宮後,盛怒未息,對長孫皇后說:“遲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!”皇后急忙問道:“陛下要殺誰呀?”“魏徵總是當面侮辱我,不給我留情面!”皇后聽完後,立刻換了禮服出來向太宗道賀說:“君明則臣直。魏徵忠直,敢於犯顏直諫,正說明你的聖明大度,真是可喜可賀啊!”太宗聽完後,怒氣漸消。想起魏徵的為人處世,內心油然生起了無限的敬意。所以太宗曾說:“人言魏徵舉動疏慢,我但見嫵媚耳。”就是說,人家都說魏徵舉止粗魯,我看這正是他嫵媚可愛的地方啊! 魏徵端正嚴肅,不拘言笑,太宗其實也很喜歡去開開他的玩笑,逗一逗他。有一次太宗聽說他喜歡吃“醋芹”--就是一種用醋浸泡的芹菜。於是就賜宴魏徵,席中也準備了醋芹。果然魏徵一看到醋芹就喜形於色,兩三下就吃光了。太宗看了就笑嘻嘻對他說:“你說你沒有嗜好,可我今天看見了矣!”魏徵面對著太宗的調侃,拜謝道:如果君主沒有什麼作為,只想探索這些無聊小事,那我們做為臣子的,也只好就喜歡“吃醋芹”這種平凡的事了。魏徵的態度恭謹而語鋒敏銳,既是回答也是進諫,他希望天子要有大作為,這樣臣下也才能勵精圖治啊!太宗聽後沉默了許久,望著天再三嘆息著。因為他在話裏聽到了更多的期望與鼓勵,而感動不已啊! 魏徵看到該說的就說,從不畏懼。他的膽識和卓見,為“貞觀之治”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魏徵病逝時,太宗親臨痛哭,並罷朝舉哀五日,後來太宗臨朝時流著淚對羣臣說:“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。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。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朕當常保此三鏡,以防己過。今魏徵殂逝,朕遂亡一鏡矣!” “貞觀”一朝,人才輩出,大放光彩。尤其是“宰相團”陣容堅強,幾乎個個都是歷史上的名相。而大唐良相魏徵,更被後人譽為“千秋金鑑”。上天的安排,風雲際會,好像把人才都集中到這二、三十年間了,太宗與羣臣們聚集在一起,共同譜就了這波瀾壯闊、泱泱大風的“貞觀盛世”,留下千秋佳話。 更新: ★★★★★~後學靜心緊急通告~★★★★★ ※非常抱歉!因為後學幾經慎重思考每位都是後學所景仰敬重賢德先進前輩好友(手心手臂都是肉)﹒ Sorry!Sorry!Sorry很抱歉!所以此題將要將於今晚15日(星期六)晚上十點結案進入網友公平投票﹒ 後學特此事先告知每位優秀辛苦參與答題大德,如果賢德先進前輩好友們若有考慮到回答採用率的問題, 敬請自行考慮定奪﹒ ※後學靜心真遺憾!雅虎訂此規矩實在有違佛陀的平等、無分別心﹒ 雅虎的老總可能是老美信耶穌的,應請他佛版要特別例外﹒ 讓佛版每位慈悲大德通通都是最佳解答,皆大歡喜,才不會讓後學陷於兩難﹒ 更新 2: ※Sorry!後學靜心非常抱歉!每一位賢德先進前輩好友們參與答題著都相當優秀棒!都很棒! ★後學靜心頂禮致敬!感恩!再感恩!~ 各位先進、前輩、大師、賢德好友們~ 法佈施福德無量!~阿彌陀佛!善哉!善哉!~ ★後學靜心頂禮致敬!感恩!再感恩!~

最佳解答:

版主你好 ~~ 圖片參考: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ugc/rte/ico_bgcolor.gif 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﹒ 他是表達 以他人作為準則 可以藉由他人的外表行為德行 有所警惕 當他人有過失時 可以引以為惕 當他人有美德時 可以為之學習 他人的一言一行 都值得我們反省與學習 就好比一座明鏡 可以反映人的好壞 加以明白自己言談行為中的對錯得失 《墨子》〈非攻〉:「君子不鏡於水,而鏡於人。」 觀察別人的行為,可以做為自己修養的借鏡。 以銅作爲鏡子,可以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齊,以歷史作爲鏡子,可以看到歷代的興盛與衰亡的原因,以人作爲鏡子,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。 別人是你的一面鏡子,歷史是當今的一面鏡子,修己治國的道理就在這裡頭。 唯有自己在挫敗後的痛苦中記取教訓,才是他最嚴厲的導師。 戒惕人應以過去的經驗做借鏡,勿覆蹈其轍。 圖片參考:http://imgcld.yimg.com/8/n/AF04130809/o/151110150155513871850830.jpg 圖片參考:http://imgcld.yimg.com/8/n/AF04130809/o/151110150155513871850841.jpg 2011-10-19 12:04:45 補充: 誰告知答案? 靜心為了公平起見進入票選 你又何得以知道他心裡有人選?

其他解答:

不懂 看起來明明心理已有答案 為何又要發問 若為人發問又何須先告知答案|||||★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!~各位先進、前輩、大師、賢德好友們大駕光臨!蒞臨指導!蓬畢生輝! ★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!~各位先進、前輩、大師、賢德好友們 撥冗參與此題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﹒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﹒ 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﹒」呢? 提供寶貴精湛無比的高見恩賜法語和分享無上法喜﹒ ★後學靜心頂禮致敬!感恩!再感恩!~ 感謝charlie 賢德先進前輩好友 ★後學靜心頂禮致敬!感恩!再感恩!~ 各位先進、前輩、大師、賢德好友們~ 法佈施福德無量!~阿彌陀佛!善哉!善哉!~|||||累了!承(誠/乘/城/澄/懲/成/盛)受不住! ~~就修身養息一下!沒有人會責怪!!也沒憑據責怪~~~~~這世界是開化的。 ~~~~~~不要潰散、瘋癲、分裂~~就行了。 拿命去填補,為人作嫁~~~~不值得。 週遭的善緣只能依勸,無法替願,自個兒要有自知之明,出事要反省自己,不是埋怨諸己。 大家會輪流~~~應當的時候,別掉鏈子,落攤子,夭娥子。 OK的。|||||是 事件溝通, 片段體的, 總合起來, 就是自己.|||||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。 鏡,「見」境,採不善者善人之資的用法借「鑑」,開始先觀照「鑑」賞,「鑒」定觀念偏激,「諫」言相勸毫無悔意,漸「漸」發現根本就是無可救藥,最後還是應該使用「劍」直接殺除之。|||||以[佛陀]為鏡....不只是[明得失]而已!! 以[自心的生滅妄動]為鏡....清楚的覺知....能捨離[煩惱執著]!!|||||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 因為古時候的人士以銅為鏡子所以可以把衣服調整好 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 以古時候的人的故事為鏡子 可以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能做 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 以一個人為鏡子可以知道跟他做同一件事的下場 希望有幫到你5D8232B72DC99558
arrow
arrow

    d4brandymat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